top of page

青少年的慌與荒,怎麼幫?

已更新:7月7日

撰文者:吳婉寧 臨床心理師


暴飲暴食、激烈減重而拒食的小六男生,多次割腕有自殺意念的國中女生、退縮繭居在家中的拒學高一新生,情緒失控而與家人肢體衝突被送醫的高二學生。在門診、學校、醫院、社區心理衛生中心…常有類似境遇的青少年求診、轉介而來,在臨床的工作經驗中,前來諮商的青少年常是最挑戰的一群,然而最棘手的不是如何協助,而是如何讓青少年願意接觸協助。從發現問題、增加青少年來談動機、確定求助意願、徵得同意和形成合作,每一步可能都需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和時間。


    在2023年兒盟調查問卷中,比較來自學生父母、老師、同學的社會支持程度,相較於老師與朋友,青少年認為自己較少得到父母的支持。「說有什麼用,他們也沒辦法幫我」、「說過了,還不是這樣」、「他很忙,沒空」、「他們根本不懂」,情感和想法不被接納的心理預期,將青少年越推越遠,不被理解的孤寂感更讓其心慌。


    在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上,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父母,然而有時候「父母的角色」使得父母忙著扮演保護、監督、 評價甚至定義孩子的角色,而忽略孩子以及自己在這種互動中產生的感受。親子互動是人際關係的一環,關係中缺乏信賴、角色期待模糊、期待過高或缺乏彈性、缺乏自信等,都是親子衝突的基本原因。


    而由於青少年的發展特徵,在成長中常會用與大人唱反調、不聽話來表示自己的成長與自主性。此時若父母只將某些互動行為(例如糾正、限制)視為親職權力的行使,孩子則容易感受到「衝突」,不被理解而感到挫折、失落,進而抗議、抗爭或抗拒,展現出敏感、激烈情緒,長久下來可能會讓孩子自尊較低、缺乏自信、挫折忍耐度低,而影響其自我價值觀;在挫折、失敗時容易以外歸因的方式推卸,以避免去看到對自己的失望與不滿。


    青少年外在的違規、反抗行為、激烈情緒,顯示了渴望獲得控制感、自尊與被關注的需求,需要家長、身邊的大人給予有界限、有耐心、持久的幫助和關心。在面對孩子強烈情緒行為時,當下採取冷處理可能是穩定他的一種方式,但事後一定要向其明確表達界線和原因,進一步了解其內在想法和感受。孩子若能學會表達,願意和別人分享情緒時,一旦遇到挫折,他就知道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,讓他的情緒有出口,不會陷入孤單、沮喪的情境中而難以抽離。


    在平時宜協助建立孩子自我解讀系統,可分解為三個階段:第一個階段:「認識覺察」,以同理心的角度,試著理解孩子的難過心情,幫助其認識和覺察到挫折;第二個階段:「澄清了解」、一起分析問題、討論問題解決方案;第三個階段:「轉化學習」,從事件中有那些體會和收穫。


    透過傾聽式的討論,引導孩子覺察自己行為,先讓其自己說說看「自己做了什麼?」「為什麼想做這個行為?」。陪同孩子思考行為可能產生的正向和負向後果。另外,也能將孩子行為背後的「目的」,以及情緒攤開來跟他說,像是:「你以發脾氣、罵人的方式,希望我能妥協滿足你的願望,用這樣的方式讓你和我都感到不舒服」。如此不僅讓孩子增加自我覺察,也讓大人更清楚並穩定自己的情緒與界限。親子陪伴與分析挫折的原因和解決方法,在這樣對等的互動關係中,父母展現了信任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,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決定權,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,進而學會並預料自己做了選擇之後遇到的障礙,並且將過程中的挫折化為學習必經的歷程和養分。


    我們都曾走過焦慮與不安年少時光,在真實與虛幻交織的AI時代中,當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因網路社群而模糊界線,當競爭與威脅感成為滑世代的焦慮,更需要親子關係的用心耕耘。你不忙 我不慌;別讓忙,成為盲與茫。



青少年的慌與荒,怎麼幫?

 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