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全民瘋奧運:為什麼我一看比賽就會輸?

撰文者:張心怡諮商心理師


最近的奧運賽事,我發現身邊許多人猶豫要不要看比賽…

 

「我還是不要看好了,每次只要我看比賽就會輸,所以決定相忍為國!」

「我家人都不准我看,他們說我帶衰。」

 

更慘的還有

 

原本台灣領先,結果只要我一打開電視,馬上就被逆轉……

明明領先好幾分,偷看一下應該沒關係吧!沒想到我一看比賽馬上被追平。」嚇得我立刻關掉電視,心裡碎念,怎麼這麼靈驗啊!

 

你也是嗎?明明很想看直播,卻又擔心自己開電視比賽就輸,害到自己支持的隊伍;或股票總是在你買進後開始下跌,殺出後又開始漲。這種看似迷信,但卻總是讓人深信不疑的「帶衰體質」,在心理學上是很有趣的現象,稱之為控制錯覺(illusion of control)

 

什麼是「控制錯覺」?

心理學家Ellen Langer在1975年提出「控制錯覺」的概念。他發現,人們容易高估自己對事件結果的影響力或控制力,尤其在面對不確定性和隨機事件時更是如此


由於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容易引起內心的不安,人類本能地渴望找到結果與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,這樣可以讓人們感覺對生活更有掌控感。


例如:

羽球國手王齊麟的爸爸在金牌戰前早晨攻頂七星山為麟洋配集氣,因為上回東京奧運奪金牌的早上王爸爸也爬七星山,他認為這是奪金好兆頭,這是將登七星山」與「奪金牌」做因果聯結。


而觀眾則將「自己看電視」與「失分聯結,認為不看比賽能影響比賽結果;或是網路上按讚集氣」幫忙祈福等行為,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人們希望增加控制感、希望感,因此出現了控制錯覺的表現。

 

控制錯覺的好處與壞處

這些看似迷信的行為在我們生活中相當常見。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理智 上知道這些行為沒有實際關聯,但仍然會這樣做。實際上,有研究指出,若能善用控制錯覺產生的迷信行為,可能對心理健康帶來以下正向影響:


1. 減緩焦慮:儀式性行為可以帶來安心的感覺,並提升幸福感

2. 增加自信: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感,提升自我效能感  

3. 提高表現:當控制感和自信心增加後,能夠更加冷靜地做出果斷的決策


例如,有關注「麟洋配」的人一定知道,李洋在比賽期間有不刮鬍子的習慣,這次奧運也不例外。他從第一天到巴黎後就再也沒有刮鬍子,直到比完冠軍賽,因為他認為這是一種「儀式感」,有助於心靈上的平靜;王齊麟則常在發球前順羽毛,透過這一動作調整自己的節奏。許多運動員上場時也都會帶著自己的幸運物,這些儀式性行為有助於減少賽前焦慮,讓他們更專注於比賽。


  然而,若控制錯覺使用不當,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,尤其容易出現在投資賭博和工作決策中:


1. 忽視外部因素:忽略環境因素和隨機性影響

2. 過度自信: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力,忽視風險

3. 決策失誤:可能因為偏好高風險投資或在賠錢時試圖投入更多資金,造成財務損失


【總結】

了解「控制錯覺」這個心理現象後,不論是面對想看的比賽,還是日常生活中的考試和挑戰,如果你有一些迷信或儀式性的習慣,且這些習慣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,又能為自己帶來安定感,那麼不妨善用控制錯覺的正面影響吧!


參考資料:

Lee, C., & Kim, D. (2022). Gambling Behavior and the Illusion of Control: An Experimental Study.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, 35(2), 145-160.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